
牙齿脱落与寿命没有直接因果关系。一项追踪2万余名老年人的研究发现,牙齿数量越少股票怎么开通杠杆,死亡风险确实呈阶梯式上升:全口无牙者死亡风险比拥有28颗牙的人高63%。但需明确的是,牙齿早失往往是口腔疾病或全身疾病的“警报器”,而非直接导致寿命缩短。例如,长期忽视口腔卫生引发的牙周病,可能同时伴随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,这些疾病才是影响寿命的关键因素。
60岁牙齿“及格线”:20颗功能牙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“8020目标”指出,80岁老人保留20颗功能牙即可视为健康。这一标准同样适用于60岁人群——若能保持20颗以上能正常咀嚼的牙齿,基本能满足日常饮食需求。但牙齿健康不能仅看数量:排列整齐、无严重龋齿或牙周病同样重要。现实中,受遗传、饮食习惯、口腔护理等因素影响,60岁人群牙齿数量差异较大:理想状态下可保留28-32颗(含智齿),但实际中能保持20颗以上已属良好。
保护牙齿的“长寿密码”基础护理不可少:每天用软毛牙刷刷牙两次,每次不少于2分钟,配合牙线清洁牙缝。含氟牙膏能强化牙釉质,预防蛀牙。定期检查防未然:每半年洗牙一次,清除牙结石;每年做一次口腔全面检查,早发现龋齿、牙周病等问题。
饮食护牙有讲究:减少糖分摄入,少喝碳酸饮料;多吃牛奶、豆腐等高钙食物,搭配西兰花、猕猴桃等富含维C的果蔬,维持口腔酸碱平衡。戒除伤牙习惯:避免用牙齿咬开瓶盖、啃硬物;戒烟限酒,烟草和酒精会加速牙槽骨萎缩。牙齿早失的“可逆之道”若已出现牙齿松动或脱落,不必过度焦虑。通过牙周治疗、种植牙或活动义齿修复,可恢复咀嚼功能。关键在于及时就医:牙周病早期通过洁治术、根面平整术可控制病情;缺牙后3个月内修复,能避免邻牙倾斜、对颌牙伸长等问题。

牙齿是健康的“晴雨表”,而非寿命的“判决书”。60岁后保留20颗功能牙是理想目标,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护理,让每一颗牙齿都能“老当益壮”。毕竟,吃得好、笑得甜,才是长寿的真谛。
亿腾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